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91章 落幕前最后的繁华

东乡印染厂发展得如火如荼,效益蒸蒸日上,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也大幅度提升。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事情,但冥冥中似乎也难逃脱被改变的命运。

王大海经过中原路和胜利路的交叉口时,看见中原纱厂门口人山人海,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愤怒和不满。

纱厂对面那一排排的小饭馆、网吧、歌舞厅基本上都关门了,因为大家已经消费不起了,这里的生意也就变得很萧条。

记得前几年,这里还是人潮涌动,大家都以在这家国企上班而自豪。下班后好多人在这一排排小店里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跳舞,旁边还有电影院,网吧,当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感觉。

这时候,王大海听路边的人在议论:中原纱厂改制了,但是工人们的赔偿金却拿不到手,工作没了,钱也没了,这种情况其实比当年的下岗更让人恐慌。

有一些人说工人下岗只不过是从头再来,这话是在忽悠鬼吗?为什么只让工人从头再来呢?

关键是从哪个头再来,要去哪里呢?难道只是为了忽悠工人下岗吗?记得那个脖子短短的歌星,脖子一缩用豪迈的声音唱出:“心若在,梦就在,只不过是从头再来……”

“如果心不在了,那人还能活个锤子呢,梦就在,在哪里?做梦就不知道饿了吗?”王大海心里有点愤怒的感觉。

领导为什么不从头再来呢?这样的疑问当时没有人敢提出来,中原纱厂5000名员工忽然全部失业,这确实是令人悲伤和无奈的事情。

但东乡印染厂依然高歌猛进,李铭芳估计不愿意认命,他依然认为:中原纱厂的改制和倒闭是因为经营不善。

李铭芳下决心再建一个独立分厂,用这个分厂来加工高档纺织品,因为这样的布料加工费很高,一米布的加工费相当普通布料的三四倍。

很快,新的车间开始建设了,因为地方不够用,李铭芳命令把过去大厂的歌舞厅拆掉,把里面所有娱乐设施全部清理。然后用来安装氨熏机、轧染机、水洗机等设备。

这次李铭芳大胆启用赵玉顺、丁彦胜、申林江他们,让他们组成一个新的领导班子,把这个新车间快速建设起来。

新车间有了自己的设备科、生产科、销售科、技术科,完全成了一个独立的分厂。 或许这正是李铭芳的高明之处,想法化解矛盾,并且把内部矛盾转化为生产的动力,这样的话既不浪费人才,也充分地利用了每个员工的优点。

赵玉顺成了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